2023.11.06 浏览量:
前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Moreno)创立了“心理剧”的治疗手法,它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空椅技术等能表现人物内心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和成长动力,最终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技术,在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家庭治疗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校园心理情景剧则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借助舞台来呈现他们在校园中会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辅导老师和全体演出者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冲突。校园心理情景剧剧情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心理剧表演技巧,在剧中表现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体验个人成长、心理转变,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的目的。校园心理情景剧中,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是心理情景剧的跌宕起伏,是用心理剧手法呈现出剧中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是引起观众共鸣、演员和观众共同成长的过程。
为促进专业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融合,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构建心理育人质量体系,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人文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将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
活动主题
演绎心灵,逐光成长
活动对象
以人文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为创作和表演主体;以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为活动指导教师。
活动单位
主办:人文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承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服务社团
活动安排
1 学生报名:通知发布之日起-11月10日。有意愿参赛的同学在学业导师处报名,学业导师将各班报名情况汇总后发送刘茜老师。
2 参赛作品提交:11月10日-11月26日。参赛团体进行剧本创作、剧目编排,完成视频录制后,将剧本、报名表及表演视频发送至邮箱1523026125@qq.com,文件命名为“校园心理情景剧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名称”。
3 专家初审:11月27日-12月1日。组织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老师对申报剧目进行初审,遴选优秀剧目进入下一阶段。
4 展演及评比:12月中旬。采用现场演出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评选出团体奖及个人奖,并推荐优秀剧目参加陕西省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
奖项设置
团体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个人奖项:最佳表演奖、最佳剧本奖、优秀指导老师奖各一项。
活动要求
1 剧本要求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害知识版权;内容要求立意积极向上、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教育意义,可围绕生命教育、民族友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危机防控、网络育心等主题。
2 参赛剧目时长8-15分钟,作品类型限定为舞台情景剧,服装道具需自备。
3 视频要求画面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角恰当;声音清晰,视听同步,无失真噪声等;视频分辨率为720P以上,格式为MP4。
4 参考资料:
(1)往年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获奖作品(使用微信关注公众号“毫末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左下角“毫末平台”-选择“情景剧”-点选“心理情景剧”进行观看);
(2)心理剧相关专业书籍可参考《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校园心理剧让学生健康成长》等,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5hsoUGyQq5SNBGO0vAOKFg 提取码:34iy。
联系方式
应用心理教研室 北E-401
邮箱:1523026125@qq.com
参赛沟通钉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