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动态

工作坊回顾 | 走进开放空间,体验赋能与成长

2024.04.28            浏览量:

前言


4月17日下午,人文教育学院邀请北京开放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顾问,北京颉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全球出版顾问郑晓琼老师以“拥抱热情和责任,发现优势和潜力”为主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了开放空间技术工作坊活动,人文教育学院一百五十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开放空间体验。



缘起


2023年人文教育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的学风调研,旨在研究影响学习动机和投入的关键因素,找到学风建设的突破口。学风建设不能仅仅在学生的行为层面,而是要深入到动机层面,为学生提供峰值体验,为学生创造与社会连结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服务项目中运用专业所学,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找到大学的学习意义感。此次工作坊正是学院学生建设方案落实的举措之一。


我们通过开放空间工作坊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且包容的交流空间,同学们将摆脱传统会议的限制,提出并探索各种想法和观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讨论方式,不断拓展个人认知边界。在开放空间,每个人都会被“看见”,从而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潜能和优势,从而自觉为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负责,从而提升大学学习的动机。


开放空间技术介绍


开放空间(Open Space)是由哈里森·欧文开发的一种创新的、自主管理的会议形式,适用于规模大小不一、参与人员互不熟悉、想法多样、需要充分调动群体智慧的会议场景。每次开放空间活动中,讨论的具体话题和时间安排完全由参与者决定,而活动主持人除了开场,收场和解释会议规则之外,不以任何形式主导活动进程。


开放空间的成功,取决于主持人引导所有参会者一起构建一个开放讨论的环境,没有人知道答案,每位参与者对未知开放,以随时准备迎接惊喜的心,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敞开心门,倾听别人的想法。


开放空间的四大原则如下:



参与讨论的四大原则


01 

来的人就是对的人。这个原则提醒参与者,当他们进入讨论组时,选择加入他们讨论的人都是正确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正确”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足够关心即将讨论的问题。关心是关键因素,即使每个参与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关心。


02

无论何时开始都是适当的时间。真正重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它们总是在准备好的时候发生,而不是在前一刻发生。


03

发生什么就是当时只能发生的事。这一原则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一刻,并提醒人们,所有的“可以是”“可能是”“应该是”在那一刻都没有实际影响,当时发生的事就是那一刻只能发生的事。


04

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最后一项原则只是陈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每件事都有一个结束,当结束到来时,就是继续前进的时候了。简而言之,不要浪费时间。


参与讨论的一大法则:双脚法则


在会议进行中,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既不能学习,也不能做出贡献的情况下,就用你的双脚移动到一个自己能够学习和做出贡献的地方。



参与者角色:蜜蜂和蝴蝶


根据“双脚法则”,参与者会饰演两种角色:“蜜蜂”和“蝴蝶”。“蜜蜂”到处传播花粉,把从一处听到的、看到的传播到另一处,这是“蜜蜂”在空间里的职责;“蝴蝶”则没有“蜜蜂”勤快,他们到处飞飞看看,不做任何信息传递工作,但随时可能转化为“蜜蜂”,只要被某个话题或某只“蜜蜂”的某个意见激发。充当“蜜蜂”角色的参与者对于自己选择的议题充满关注,积极讨论,能为议题做很好的对策贡献。他们不仅对一个议题感兴趣,还穿梭在其感兴趣的其它小组里,传播自己的想法、意见,用自己的热情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参与,拓展参与者们的思维,吸引部分“蝴蝶”角色的参与者转化为“蜜蜂”角色,使参与者由最初的沉默拘谨转变得积极融入讨论。



本次活动过程


现场共计提出27个议题,在两个时段中,全体参与者针对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投票。27位提案者先后分为两轮,等待“蜜蜂”与“蝴蝶”们前来提出他们独到的见解,与自己进行思想上的碰撞,27个议题覆盖范围广泛,引起了全场的热烈讨论。下图为现场部分议题:



在讨论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之时,代表新阶段的铃声再次响起,“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参与者们结束讨论,一起浏览墙上张贴的收获与成果。



感受分享


整场讨论圆满结束后,郑晓琼老师将参与者们重新召集围坐,经过一番深入交流,大家的心灵已紧密相连。提案者们满怀热情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而其他参与者也踊跃分享各自的感悟与收获。大家彼此鼓励与感恩,将各自的能量汇聚成一股暖流,在彼此间传递,带着满满的收获,愉悦地结束了此次体验之旅。



活动参与人分享


统本应用心理学2202班 王容

开放空间工作坊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刻板印象让我觉得他就是一场讲座给我们教授一些方法。但是,当我参与到活动中我发现完全不一样,不一样的称呼方式、不一样的交流方式、不一样的鼓掌形式,所有的参与人围坐一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议题的发起人与他人互相交流。当你发起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后,会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帮你解决困难。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历程,就是需要不停地去感受和体验,我们没必要去和别人比较,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情,那就都有意义。因此,关注当下,做想做的事情,那便是最好的。其实人生的容错率很高,不用担心想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开始就是最正确的。郑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受最为深刻:只要是纠结犹豫的时刻,什么都不用想,做!就完了。



统本心理2001班 金庭宇

人类学家项飙曾提出过“附近消失”的现象。这其中包含着公共空间的消失,网络的发达导致我们生活走进了另一种封闭。我们关心的一切讨论都在互联网中进行,但是真正和我们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的议题讨论空间是缺乏的。中国的物联网的发展很发达,现实中的每一寸的空间都被工具化,但是我们却恰恰忘记了给我们的世界留下一个解决和我们自己有关和人有关的问题的空间。作为一个心理学学生,在我来看开放空间是一种类似团体辅导的技术,或许在心理学中它并不新奇,但是这种方式如果能够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或许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一起提出议题、讨论议题,在一个公共的空间将我们彼此连接起来。开放空间给了我一个启示,一个如何重新建立附近的公共空间的启示,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如果觉得一个议题真的很重要,那么无论如何都应该提出”。



统本英语2301班 陈靖妍

这次活动让我首次了解了开放空间的理念,而郑老师以多样的活动引导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我认为,开放空间的核心在于其开放性和自主性。每一次活动项目都由参与者自主决定讨论的具体话题和时间安排,而主持人仅是一位引导者,而非决策者。这种自主管理的方式赋予了每个参与者表达观点的权利,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开放空间工作坊活动不仅是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更是一个激发思考和启发思想的场所。作为其中一个议题的发起者,我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对话和倾听的重要性,这种开放的环境让我们能够自由地探索思想的边界,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多,也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接触开放空间技术的种子。


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 寇延

开放空间提供了一个师生进行连结的机会,在这里,没有评判,在这里,没有比较,学生们感受到更多地被倾听、被看见。当我们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空间”,我发现了学生身上爆发出的潜能和力量,学生也在这个“空间"学会为自己负责。与其说是一个物理的空间,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开放空间,允许每个人做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行动。


此次开放空间工作坊,为人文学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在这里没有人知道答案,所有人对未知开放,随时准备迎接惊喜,每个人都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敞开心门,倾听他人。借助开放空间技术的高效和有趣,人文学子不仅看见了自己的热情和责任,更能够聚焦个人优势和潜能的发现和培养。



改变的“金种子”已悄然生根,通过此次开放空间工作坊,人文学子们更能够怀揣着对热情和责任的深切体悟,挖掘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潜力,勇敢踏上探索未知世界的征程,致力于共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