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教与学

2022年四季人文·学术季——学与教的对话 看得见的成长

2022.06.30            浏览量:


初心




欧亚人文教育学院从成立之初,始终致力于促进儿童教育领域“理念、实践”的创新与变革,秉承欧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终为始,紧跟国际学术前沿,以为行业培养高品质儿童教育师资为己任,以优质标杆企事业单位人才能力模型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养路径,联合前沿专家学者和一线骨干教师一起助力学生的成长。


缘起




五年前,讲台与秧田式的课堂致使教学形式、内容单一呆板,学生逐渐降低对知识摄取的兴趣,减少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课堂新鲜感减弱的问题,反映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不足。为了改变侃侃而谈的老师、昏昏欲睡的学生的授课常态,人文教育学院产生了变革性的思考: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由“传授”变为“教练”。于是,一场关于课堂的改革正式启动......


行动



人文教育学院持续地进行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改革,2016年开始了基于真实情境、“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探索,递进式地进行课程与非课程学习的编排,逐步设计5级进阶式项目教学活动。从课堂学习仪式的建立,到老师们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认知挑战,使学生产生与学习小组的伙伴一起经历痛苦、一起实现目标的连接感,以及努力克服困难并收获成果的荣耀感,感受学习与成长的峰值体验。






五年后




历时5年的沉淀,5个专业全面突破,向着各自的专业领域,关注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体察行业发展对知识更新和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并致力于改变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当下教育中偏离儿童成长正常轨道的、偏离常识性认知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及培养符合当今教育特征的、有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全面性、专业化教师。带着这些初心,老师们与学生们一起完成了他们对于专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参展项目——模拟建园





“模拟建园”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教法课程的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体验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为依托,鼓励学生通过建构幼儿园的园所理念、园所环境、园所课程及实施方案等内容,将儿童教育的理解转化生成为可视化的教育蓝图,激发学生对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有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同时也是一次高于学生本身层级身份的全面升维思考,当学生被赋予更高的层级和身份,在经历了思辨,探索和责任来设计与建构他们理想中的幼儿园之后,他们也将能站在更宏观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学前教育专业参展项目——艺术类展演


除了模拟建园,我们还有音乐教育展演和视觉艺术作品展的活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以现当代艺术理念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在艺术课程的感知与表达中完成对自我的疗愈与认知,重新审视成长过程中的缺失与局限,自我修复,悦纳他人,尊重生命。让“美”滋养生命的力量,让自由的表达完善独立的人格并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国际班参展项目——学术海报展演



国际项目组以《教育心理学》学生学习成果展参与展示交流。作为人文教育学院2021级双语班的双语课程,教育心理学旨在为学生介绍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启发学生思考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从大一进校逐步培养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术季活动当天,学生不仅与外国友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也使用了全英文对主题学术海报进行展示与讲解,与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十余名海外博士生现场交流。


小学教育专业参展项目——小学跨学科课程设计展


传统的分科课程是基于知识本位灌输式教育,忽略了学习者的经验和动机,对学习者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性重视不够,离实际生活太远。而学生,特别是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学生在应对生活真实问题的时候所需要的知识是不分科的。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就是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问题解决,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为充满变化的、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

跨学科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科知识的情景化、生活化,引导学习者在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充满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才有了无限探索的可能性。各类元素的加入,给学习者更多发展的空间,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实且有意义的学习就发生了。



小学教育专业参展项目——硬笔书法展


在小学教育专业中开设三笔字课,既有助于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其审美意识的建构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将三笔字教学纳入小学教育专业的范畴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推而广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未来教育人才的书写能力和书法知识,也提高他们在未来教育岗位上的技能素养。

我们在三笔字教育的实践中,注意充分挖掘、弘扬书法自身所积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审美心理等诸多内蕴,既强化了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情感的认同和升华;既增益了学生品行节操的养成,又促成了他们心理品质的生成。这一切或紧密结合在有序的知识传授中,或隐性地酝酿在无序的灵感顿悟中。



儿童视觉艺术教育专业参展项目——“元·艺术(META-ART)”课题作品展


META(意即“超越”、“元”)“元”即第一位的、根本性的。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将 “Meta” 和 “verse” (意即“宇宙 universe”)两个词构成了“Metaverse”,其意为一个超越宇宙的世界。我们在艺术教育中重构了这个词,含义指:艺术之于人类生存的根本性,这样一种“元”指向文明之源,也指向个体生命之本源,同时指向了一种艺术的生存——它是本源的,即超越性的。

儿童的游戏与艺术都是儿童自由表现最明显的形式,从人类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始终保持着游戏精神,而这种游戏精神恰恰也是艺术的精髓。以往的教育,更多留意画中画、戏中戏等,而我们关注艺术教育中的相互影响作用,也要看到艺术与教育背后的另一个重要指向,即艺术教育要想真正具有不同凡响的创造性,需要对传统艺术教育予以反省、解构与重构,寻找创造超越人类根本的、新的艺术语言、艺术呈现方式。


专家反馈(学术专家、行业专家)


学术季期间,有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0余名专家教授,海内外博士担任学术季项目的评分嘉宾;同时,还有来自西安高新一小、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空军西安蓝天幼儿园等20余家行业知名学校的校长、名师齐聚欧亚,指导帮助学生们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加深行业理解,沉淀专业素养,共同培养面向未来、独立思考、勇敢创新的教育行业新生力量。


深入欧亚课程体系,得知人文教育学院以心理学为基础,以艺术学综合美育为其人格疗愈之课程设计,不无道理,对学生实施健全人格教育,把人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其育人目标也可见一斑。而学前教育专业对五大领域课程大胆改革,做了整合设计,凸显当下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特点需求,尽管尚有细节待于商榷,但改革路径正确无疑。本学期能够受邀观摩并指导人文教育学院学术季的展览,何其有幸!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 孙静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成果展让我看到了欧亚小学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小学教育领域创新型人才的魄力,给学生真实的实践平台和展示机会,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今天的活动对于我也是学习的机会,有几个组的同学讲解让我印象深刻。学生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大方得体,很希望这样的同学来我校实习,明年有机会我们学校可以给这样的同学提供就业的机会!

——航天城第二小学 马校长


这次欧亚人文教育学院的项目展活动很成功,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我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多参加贵校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很用心,很投入,也很热情,思路清晰,把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并用项目展的方式呈现,很赞!

——曲江第七小学 龚校长


学生们的创意特别好,小学现在正需要咱们基于真实问题和项目的跨学科教学设计,我相信这些设计可以让小学生真正动起来,玩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我应该带着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和学生代表们参加活动,这个课程特别有价值。

                 ——郭杜街道中心小学  段校长


教师反馈


整个学术季我有很多感受,其中触动最大的是参与活动的所有学生们,在学习、分享过程中全情投入的样子。他们的乐在其中完全从他们明亮的眼神中得到了传递。我们老师都清楚,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是学生们被点燃的热情,以及他们被激发出来的,对于他们所学专业,以及未来可能从事行业的由内而外的“热爱”。

学术季的最后一个活动是学前专业的艺术汇报演出,当演出结束,灯光亮起时,看了看我身边的同事们。我确信那一刻所有人的眼里都有了光。

——英语专业教师 郑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领学生“走出课堂”,怀抱热情与理性投身社会实践。在此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术季活动中,我们对《心理学史》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两门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成果进行了展示。借由海报展和学术答辩,学生们对理论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内化与拓展,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传播心理学思想的话语体系,他们的学习不再被局限在一时一地,而是与更广阔的世界产生联结。

于我而言,教师最大的快慰来自于亲历和见证学生的成长。就像树木渴望阳光和雨露一样,学生们渴望被看见。而这一次又一次的被看见,点燃了学生内在智识的火种,这也让他们有机会看见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以及成为更好自己的可能性。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 谌鹏飞





学生成长


6月26日下午2点我还在跟现场的老师交流,从上午9点坚持到下午2点,到了饭点,我都感觉不饿,因为我不想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跟老师交流的机会,人生第一次感觉到了“精神食粮”的力量。我觉得我内心的强大力量被激发出来了,那么多的专家和老师来到了我们展示的现场,在每一个讲解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是发光的小太阳,能够照亮宇宙,因为我太想听听专家教授、小学校长和老师们对我们做的项目的评价,很多老师都给予了我们肯定,我们大家都很受鼓舞,有的同学感动地哭了,大家都希望得到专业的认可,这次我们做到了!

——小学教育专业1902班  汪秀楠


还记得刚上双语课时,内心是万般地抵触,因为听不懂全英文的教学,一下子面临那么大的挑战,无法适应。可是我们的老师Abdo博士非常的耐心,会放慢语速,声情并茂地帮助我们理解,对于我们提出的要求,他都一一满足,目的就是为了我们能更有效地学习。上完双语课,我们选了主题参加了学术季,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在学术季的展演中我们能全英文汇报我们的成果。发现自己的口语能力也变得更好了。

——国际项目双语班大一学生 李娅楠


过去的一周,我经历了情绪上的跌宕起伏。我的心路历程:最开始的已经几乎放弃摆烂,不在乎的状态——听完老师表达遗憾后的懊恼和悔恨——找小马老师说完之后的轻松——被选上PPT海报的激动兴奋和疯狂改PPT海报的疲惫——彩排时尴尬、局促不安以及焦虑、怀疑自己——N次记不住词,讲不好的痛苦。这个过程中我陷入了时而踌躇满志,时而自我否定,想要逃离的循环。好在最后还是成功地把从大二就开始投入很多心血的“芃之家”(模拟建园)呈现出来,真的很开心,更重要的是,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成为了新的自己!                                                

——学前教育专业 1904陈涵


关于我的海报,从内容,到排版、样式我曾前前后后改过大概有将近三十多次,每一次都是乐此不疲,因为有了方向和目标,所以每一次的修改在我看来都是精益求精,都是为了最终能够更好地将它展现出来。当海报展出的时候,当听到站在海报前的老师对我的海报给予赞许的时候,我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是那么的强烈。我站在我的作品旁边,似乎已经与它合为一体。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在专家和老师面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关于我的海报所展示的内容时,我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每一个老师都会提出不同的建议和看法,我站在旁边用笔飞速地记下,并在之后的讲解中加以改正和应用,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仿佛能够感觉到自己在飞速地进步。我开始期盼可以有更多的老师能够站在我的海报面前,听我讲述我心中的马斯洛。我开始期盼着有更多的老师来看我们心理学的海报展,我想告诉他们心理学也是很有趣的、我们的心理学家也是很可爱的,所以我会带着一些幽默的表达去介绍我的海报上的心理学家。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心理学、喜欢心理学,这样我觉得我们之前有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我们曾挑灯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我们的海报,只为了最终那几个小时的展示,只觉得当老师们站在我们的海报前,微笑地听着我们娓娓道来便已经足够了。我很感谢自己能够参加这一次学术季的海报展,并坚持到最后。

——统本心理专业2001班 孙正月


结语


研究“审辩式思维”的著名学者谢小庆教授曾转载过一篇文章——《“三无课堂”概念为什么是准确的?》(周宏,2022),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充斥着“三无课堂“的困境:

无主体在教学中秉承“真理或谬误”的简单思维方式,把学习过程理解为一个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真理”的过程,理解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真理”的过程。无视社会的复杂和学生的能动性,使教学变为“灌输”与获得标准答案,使学生这一有生命的主体变为被操作的客体。

无抉择:人类历史本该是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抉择史,但很多时候,课堂教学漠视社会复杂性以及人的主动性、局限性,课堂变成知识必然性的简单罗列。在理科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往往是科学家们发现的具有必然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

无生活:当中学历史教学把历史解释为必然性的运动过程时,历史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之间的纽带便被剪断,历史学习所得到的知识无法迁移到学生面对的现实生活中,无法支撑学 生对充满挑战和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进而也就无法为学生创造新生活的指导。


欧亚学院十多年来坚持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其实质就是在向这样的“三无课堂”发起挑战。人文教育学院以学术季活动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倒逼课程教学将学生带到事件发生和问题产生的原点,将课堂学习的主体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设身处地地以主人公的角色解决问题,由应付课堂上纯理论的思考与练习,转向将直面充满挑战与选择的生活,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成长为面向未来、独立思考、勇敢创新、力行担责的教育行业新生力量。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