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业介绍

教育学(公共教育服务方向)

2025.04.08            浏览量:

01 我期待的你


//我正在寻找这样的你


社牛,

爱表达,  

乐于沟通创作,

利他,

爱奉献,

有发现需求的能力和服务需求的意愿;

探索,

爱创新,

愿意为实现想法而克服困难,付出努力。



//我期待四年后的你


热爱教育事业,保持对教育教学的激情、执着和追求;

对艺术素养在公众领域的教育价值及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认知;

在公共教育服务的策划组织、环境创设及教学实践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具备先进的教育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

关注新兴教育领域,持续反思,终身学习。



02 我是谁


//走进教育学--公共教育服务方向


初闻教育学,

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门课程?一位老师?还是一所学校?

其实,教育学研究的领域远比你想象的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

所有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这力量不仅在学校里、课堂上,

更在博物馆、美术馆、社区服务站、旅游文化教育基地、机场车站、商场等公共教育场所中,

这都是教育学公共教育服务方向的研究范畴。

如果你曾在社会公共服务中被赋予教育的力量,也愿意将此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期待与你共同探讨,如何在公共教育服务专业中,

引导他人寻真寻美、向善向上,

成就自我思辨创新、终身学习。



//行业前瞻


顺应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所带来的“五馆一中心”等各类相关机构的激增的现状;相应政策所倡导的场馆教育、主题教育、营地教育等多元的教育教学形式增多。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党和国家教育事业,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及艺术理论(美学、艺术史、艺术评论)的基础知识及公共教育服务组织策划和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具备人文素养、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力,能在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及中小学校、公共教育相关行政部门及社会机构从事公共教育活动策划、教学实践、机构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公共教育服务方向依据国际教育领域的变化趋势、国内新兴教育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公共教育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实施能力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五馆一中心”和注重历史、艺术教育的幼儿园、中小学、国家非政府公共事务管理部门、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类机构。以学科交叉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支持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素养的习得,促进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满足多元化的就业岗位需求、确保职业发展路径通畅。



03 我如何助力你实现目标


我为你准备了这些课程


- 第一年  通识通修模块 -

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提升艺术素养,感受教育的价值。

开设课程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发展与学习、中外教育史与教育哲学、美学等。


- 第二年 专业素养模块 -

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艺术史、中西方文艺理论、公共管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艺术教育概论等。


- 第三年 专业知识整合模块 -

开设的课程有课程与教学论、美学与艺术评论、综合艺术实践、公共教育服务策划与实践、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社会心理学专题研讨等。


- 第四年 多元渠道助力就业与升学 -

毕业设计(一线真实课题研究)、毕业实习(双导师培养)、  国内外考研辅导。



04 我为你提供了这些资源


教学资源


馆校合作,“学校+场馆”的学习模式;

校企合作,“高校教师+行业导师”

联合指导,学生在校充分接触行业。


专家资源


精品小班教学,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0%,行业背景教师占比50%。


聘请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教授及公共教育领域专家顾问及一线从业者长期指导;定期邀请行业名师及学术专家开展讲座、工作坊、小学期等交流。


实践资源


国内知名场馆参观与交流、场馆服务、场馆活动策划与组织、研学活动策划与组织、教育研究海报展、科学活动设计展、学生艺术作品展。



实习就业资源


考研辅导方面为学生提供国内知名院校考研升学的定制学习计划、课程和资源,助力学生继续深造。



“人们必须学习怎样做一个有效的父母、公民以及艺术的消费者(或生产者),学习怎样理解世界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不管是通过学校或是通过其他手段,教育必须被看成一种永不完全停止的过程。”

——布鲁姆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