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浏览量:
2025年9月22日,由人文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任华老师引荐,特邀国际知名艺术家、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名誉教授梅田美代子、京都艺术大学设计系主任中田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艺术、设计与儿童教育议题,与我院师生展开深度交流。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国际视野的拓展,更成为检视与彰显我院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前沿理念与实践成效的重要契机。


讲座现场
一、理念共鸣:从“儿童大学”到“实验班”的教育共识
梅田美代子教授以“想象与创造 —— 一起来玩亲子游戏吧 ufufu”为题,系统分享了其在京都艺术大学“儿童艺术大学”的课程设计与教育理念。她所强调的“不追求作品完成度” “艺术表现即游戏”等原则,在现场引起了广泛共鸣。


讲座现场 —— 梅田美代子教授
这一共鸣源于我院长期以来扎实的实践积累。自2017年成立以来,“欧亚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始终坚持以“产学融合”与“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教学路径,将本科生置于真实教学场景中,使其能够把教育学、心理学与艺术学理论转化为针对4–14岁儿童发展的个性化课程设计。在此基础上,实验班逐步构建出系统化的本土实践体系:


欧亚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 —— 往期教学场景
阶梯式培养路径:学生从大一观摩浸润、大二辅助教学、大三独立带组到大四实习主讲,在实验班中完成从观察到主导的全流程、系统化训练。实现从认知到主导的能力跃迁;
闭环反馈机制:“实验班”教学过程产生大量真实教学案例、儿童行为数据与课堂反馈,持续精准反哺本科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套以真实教育现场需求为核心的动态优化机制。



梅田美代子教授 —— “儿童大学” 在故事中玩耍 (节奏与身体与故事:转圈圈的湖 )
梅田教授所展示的《风的水族馆》、《转圈圈的湖》等经典案例,其内核——“在故事中玩耍” “感知不可见之物” “用艺术连接心灵”——与我们“实验班”所倡导的,围绕“文化、自然、社会生活”等大概念所开展的探索式教学高度契合。这不仅印证了我院所践行路径的国际前沿性,也体现出我们对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的深刻理解。



欧亚儿童视觉艺术实验班 —— “脏”小孩——线的诉说
中田泉教授则以“SENSE, DESIGN, SOCIAL”为框架,呈现了设计如何连接个体感知与社会议题。从可穿戴艺术实验到传统工艺品牌重塑,其案例展现出的已不仅是视觉技巧,更是设计思维在教育、文化、商业等多维场域中的渗透与拓展。


讲座现场 —— 中田泉教授
这对于我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未来的儿童艺术教育者,不应局限于教学执行,更应成为能够设计学习体验、整合跨学科资源、回应社会需求的“教育设计师”。中田教授的实践为学生们提供了专业的设计鉴赏样本,也推动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社会议题转化为儿童可感知、可参与的艺术课程,从而在实验班中培养出更具创新意识与系统思维的教育引领者。


讲座现场
三、自信的彰显:于国际对话中锚定专业特色与发展路径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源于我院持续推动的国际交流机制与专业建设的自觉意识。它不仅是理念的输入,更是对我院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既有成果的确认与提升。
基于此次交流,我们将继续推进以下方向:
深化“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让每一位教育学子在真实的儿童艺术启蒙实践中成长为卓越的教育者,强化教育现场的反哺作用。
将“设计思维”全面融入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课程创新与项目设计,提升解决复杂教育问题的能力。
在扎根中国文化语境的基础上,持续开展高水平国际对话,吸收全球先进经验,打造具有欧亚标识的儿童视觉艺术教育品牌。


参观交流
讲座虽已结束,但思考与行动仍在延续。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方向)将继续坚持本土化实践与国际化视野并重,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儿童艺术教育人才做出更具影响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