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浏览量:
前言
本次培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双百工程”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文件精神,是西安欧亚学院2024年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清涧县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教育学院在清涧县学前教育专家站开展的第六年主题活动。
2024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西安欧亚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吕梦瑶、刘念、马辰玮3位教师带领13位学生前往清涧县为当地一线教师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培训及学生教学实践活动。
此次培训活动有清涧县幼儿园的园长、一线教师共60多位成员参与其中。通过讲解、体验、讨论、分享等方式,帮助教师们了解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如何生成幼儿园课程,更新教师理念,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解决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使其具备“根据幼儿需要构建课程”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分院13名学生走近幼儿,组织教学活动,积累幼儿园实践教学经验并进行评价反思。
“儿童与世界共生长”——设计幼儿需要的课程
马辰玮老师在培训中指出,幼儿园一切活动的基本逻辑来自对儿童的认识,比如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会帮助我们察觉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同时马辰玮老师向园所老师们分享了陈鹤琴的五指活动以及芭学园的四季课程,强调了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生活性、探索性、长期性等等。
吕梦瑶老师以“什么是幼儿园课程?”为出发点,引领清涧县幼儿教师们对园本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思考,共话课程构建之道。培训中她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的常见类型,以园本课程类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何整合、建设幼儿园课程。同时,吕梦瑶老师讲解了将课程主题融入幼儿园安全教育,以及一日生活组织管理途径方法等。最后,她和老师们进一步讨论、分享了课程建构的实用策略,启发教师们可以从田园课程、红色文化融入、本土自然资源、本地社会资源、幼儿兴趣等方面作为课程主题搭建课程。她强调在课程建设时不要让课程研究仅仅成为研究文本,忘却了幼儿才是幼儿园课程的主体。
每一位儿童对这个世界都有天然的好奇心,每个儿童都是小小爱因斯坦,对自然有极强的探索欲,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儿童生成一个真实的,他们需要的,感兴趣的课程。
“大自然和童年是天生的一对”——什么是自然教育
刘念老师以自然教育为主题,敏锐地觉察到老师们的情绪,引导老师放下手机,通过案例分析、自然冥想、动力圆圈、自然知道答案、开放空间的方式引导老师们打开内心,回到自己,觉察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启发。教师应该首先将自己变成一个对生活热爱且丰盈的人,再去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去点燃孩子们的智慧。在开放空间的讨论过程中,她让老师们去以自己真实生活的经验去思考、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生活中做一个对自然保持觉察的老师。通过此次工作坊,老师们对自然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开阔的认知,这同时也启发老师们在以后带领幼儿做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生命及自然的美好。
自然教育不是简单地将原本课程的内容搬到户外,也不是将树叶树枝搬进教室做个区角,它不仅仅是一种课程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在生活中的智慧。自然教育课程的内容来源于与自然互动的儿童和成人,教师需要敏锐捕捉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玩耍、体验与探索中的兴趣点,将其与教育发展的目标联系起来,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生成课程,从而支持儿童来主导整个过程。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儿童如何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沟通与合作,如何进行游戏。将儿童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激活,教师要做的是观察、引导、支持。儿童需要的是按照他本来的样子成长,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就很好。
生发群体智慧——“班本课程”探索流
最后一天上午,分院三位老师与园所教师们坐在一起围圈,通过探索流的方式,讨论幼儿园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中目前的感受和当下的困境。从幼儿教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出发,共同讨论,尝试分析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生发出对课程建设多角度、多方向的想法,碰撞出的群体智慧,如拨云见日,令教师们重新共同建构对课程的认知。
此次课程建设研讨会的核心目的在于促使教师们反思班本课程设计的初衷,教师们亦需认识到,为确保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师自身应不断充实生活体验,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敏锐观察与深入思考,在幼儿已有发展水平之上推动幼儿的进步,为幼儿创设促其主动学习的挑战性情景,从而引领幼儿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主动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
在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一线教师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构建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他们今后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课程体系。
分院老师在给清涧县一线教师开展培训的同时,学生们也走近清涧四幼的孩子们,给他们带去了能促进幼儿发展、让孩子们专注投入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学生们本次来到清涧的感受
“走近幼儿走进课程”,带给幼儿不一样的活动体验
我设计的是中班的课程,因此去了中一班。刚入班级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自主游戏。他们建构区的材料非常丰富,有泡沫类型的,有木板类的等等。她看到每个小朋友都拼搭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品,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这种材料的无限可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很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连续两节课过去,小朋友们还意犹未尽,更有甚者问“老师,我们可以再上一节课吗?”。小朋友们也喜欢户外活动,他们除了希望脑袋能不断获取知识,也想身体上感受刺激。他们的户外活动主要分为安吉梯和攀爬架,小朋友们根本不在怕这些“危险材料”,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顺利通过安吉梯和攀爬架,偶尔有危急的时刻,但总是能够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他们在这一类的户外运动中,不断试探危险的边缘,从而更好地感受自己身体的平衡边界。
“因为你爱孩子”,孩子也爱你
我当时就站在安吉梯的一侧静静地看着他们,有一个小女孩说“贝贝老师,我们班以前也有个贝贝老师,她是一个很温柔的老师,我觉得你也是很温柔的老师。”我问:“你为什么觉得我是很温柔的老师呀?”她一边在摇晃一边说“因为我觉得你不会生气。”我突然就笑开了。“谁说我不会生气?我生气起来也是很可怕的。我很凶的。”她摇晃着小脑袋,有点得意地说:“因为你爱我们,你爱孩子。”
——西安欧亚学院 汪贝贝
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幼儿发展并不一样
这次去清涧幼儿园感受特别多,首先清涧幼儿园所有的孩子们都非常的活泼且听话,他们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当我第一次进入教室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说:“我们最喜欢上课了”。而且他们的区域活动也非常有趣,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选择并进入区域活动,教师没有过多干预,所有活动、所有区角里发生的争执也好,交流也好,都是由幼儿自己去完成的,他们也都专注地投入进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反应也非常好,将近半个小时的活动,他们一直都能表现出持续的专注力,思想能跟着老师的引领一起往前走。另外,户外活动时,老师是不会对于幼儿要选择哪一项活动设施进行过多的干预,幼儿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可能会有潜在危险,但正因为老师让他们有这种尝试,所以幼儿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哪里。
——西安欧亚学院 李天悦
“一半素心以清涧,一半寂静许清欢。”
我想这就是清涧人的心态,落叶飘到我的头顶,抬眼看,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地上的隐隐光斑,看见了清涧的早晨。这座城不仅有人生影视城,更有清涧人一生的写照,老人在树下打扮陪伴了自己半生的银发,唠着家常,看着孙儿在路边嬉闹。过往的行人悠悠漫漫,脱离了城市的节奏,清涧石板上写陕北人红色的过往,半坡上的那座庙宇下印着清涧起义的壮举,红色褪去,留下的只有独属于他们的浪漫。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有着他们为生活忙碌的身影,但细看却是在谈笑着明日的打算。走进一家小店,老板是重庆人,南方与北方在这座城融合,不论我们在哪里打拼,耄耋之后,都会落叶归根,就像儿童离不开陪伴了他们一整个幼儿时代的老师。
——西安欧亚学院 郭婉柔
本次帮扶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交流,促进高校、一线教师共成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服务机会,为地方带去活力与生机。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将持续调动学前教育专业资源,为乡村注入人文气息和发展活力。